背景简介
黄河流域小水电绿色转型是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小水电绿色改造和发展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国家重大政策的要点。2021年12月,水利部联合发展改革委等部委研究部署推进黄河流域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正有序推进推动黄河流域小水电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维护河流健康生命,计划于2024年底前完成。
小水电绿色转型发展涉及环境、管理和能力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水电在全球清洁能源供应、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变暖应对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但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形成的影响及应对方式在全球也越来越被重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水利部、财政部等联合,利用全球环境基金(GEF)先进的理念和资金,对绿色小水电发展相关政策开展研究,选取国内8省(市)的20座小水电站开展改造和技术示范,建设绿色小水电站,提升生产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并针对相关政府官员、技术专家、电站业主等进行能力建设培训,取得了丰富成果。
为充分发挥小水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构建绿色低碳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分享全球环境基金项目的经验和做法,结合黄河流域小水电的转型发展,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拟于8月在郑州联合举办水电领域科普论坛和学术会议,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交流水电助力能源转型和发展有关政策和技术,普及关于小水电绿色发展、水电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观念及做法,提升全国小水电绿色转型发展的能力,推动建立小水电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为黄河流域统筹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建立人水和谐的河湖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出积极贡献。